為人父母,每個人的心中,都要有一座懸崖。免費關注微信公眾號 jiarenorg ,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,還有機會和主編小陌一對一私聊喔,咱們微信里見!
文/伊姐
01
前些天,天津大悅城發生了一起非常令人痛心的兒童墜落事件。
一位父親抱著兩個孩子,站在靠近玻璃圍欄的天井處,瞬間手滑,一兒童不慎從4樓墜落,父親本能試圖阻止的過程,另一名兒童也不幸墜落,兩個孩子全部掉到了負一層,當場死亡。
兩名墜樓兒童男孩僅5歲、女孩僅2歲。
這樣的事,表面的描述,就可以感受出為人父母深淵般的絕望和心痛。
這件事引發了人們的傷痛和憤怒,大家紛紛譴責——一手抱兩娃,立于高空玻璃邊,還把孩子舉高,為人父卻安全意識和毫無責任心,該千刀萬剮;
也有學者評述,忽視兒童罪在中國一直被擱淺,這位父親涉嫌過失致人死亡,該被判刑;
姚晨為這件事發聲——“家庭已經悲痛欲絕,不該承受更多苛責”,被噴“典型圣母言論”。
失責父母到底配不配得到原諒?
他們當然失責了,也構成了“過失殺人罪”。
但,讓法律去履行法律該做的事兒,讓普通人保持普通人的悲憫。
從積極的意義,我希望這件事對兒童保護法的進程有推進,那些理性的意見,會帶來建設性的改變。
但譴責和痛斥,甚至謾罵,就真的算了。
法律不夠健全完善的國家不夠好,面對悲劇充斥著道德攻擊的國家,又足夠好嗎?
“不忍”,是一個人很大的善良?!按缺?,則是一個社會文明的高度。
02
今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得主電影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,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被命運詛咒的父親,終生無法與自己和解的故事。
電影開始,男主角收到哥哥去世的消息,趕回去處理喪事,遺物里居然有侄子的撫養權。
他冷漠拒絕了。
隨著回憶的拼湊,我們知道他的故事——一個冬日,他跟朋友嗨到凌晨,發現沒有啤酒了,去了便利店。壁爐加著柴火,他卻忘了放保護罩。等他20分鐘后回來,整個家付諸一炬,包括他三個孩子。
他無法面對這一切,他選擇與妻子離婚,遠走他鄉。他酗酒、故意傷人、希望法律給他懲罰,不顧一切自殘求懺悔。
無數個夢里,他聽到孩子問,爸爸,你真的不知道我們燒起來了嗎?
多年后,他邂逅妻子,妻子再婚,有了新的孩子。
他目光復雜地看著孩子們,妻子緩緩講述這些年的新生活,想讓他放下……
他落荒而逃。
有一些事,未發生,你永遠感受不到它的力量。
我們對悲劇保持一些克制,是對他人的憐憫,也是對自己卑微的認清。
就像大海的翻滾裹挾了一片落葉,像巨山的輪廓覆蓋了一只螞蟻,就像雪崩淹沒了一粒塵?!?/p>
你怎么逃?你是那么渺小,命運那么兇殘。
不用譴責,看看這部電影,天津大悅城事件的父母,未來要走的路太艱難了。
再多的惋惜和痛心,逝者已逝,無法改變;而活著的人,在心的地獄里會永恒輪回。
那些說父親沒有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的人,捫心自問,我們就是萬無一失的父母,7天24小時,每個瞬間的行為都無懈可擊?
那些說“孩子淤青加拿大CAS(兒童保護協會)都會傳訊去問話”的學者,這兩件事并不具備完全可比性,歐美的“施虐和忽視的罪行”都基于父母的主觀意志,但事件中的父母,造成的傷害,不是主觀選擇。
換位思考,只是以及度人;以心渡人,才是厚德。
愿孩子安息,愿父母解脫。
03
這對父母,其實是用血淚教訓,再一次為天下所有父母,敲響警鐘。
這樣“失手事件”,太多。
去年11月,上海一個商場發生一起意外,發生意外的位置,位于3樓往2樓自動扶梯上,當時自動扶梯在往下行。事發時,奶奶不慎失手,年僅4個月的男嬰從自動扶梯上高墜,送醫搶救無效后不幸死亡。
前段時間,國外還有個商場慘劇,一母親裙擺疑似被電梯夾住,她因重心不穩絆倒,懷中的嬰兒也脫手而出,從約12米高空墜落,當場身亡。
我經常去日本,日本媽媽一個人出門時如何帶娃,她們出門要么背帶,要么推車,非常普及,在商場在地鐵站都是坐垂直升降電梯,安全意識很強。
日常生活中,值得被提醒的微不足道的事兒,還有很多——
任何時候不留嬰兒獨自一人,意外總是發生在讓嬰兒獨處的那幾分鐘。
馬上到郊游季節了,如果是在河流、懸崖或者高臺,孩子必須走在相對安全的一邊,并時刻牽住孩子的手。
乘車時,一定要給孩子坐安全座椅,不要抱有僥幸心理,車禍發生的時候,孩子會被振出十幾米遠。
……
很多人呼吁天津大悅城裝防護網,事實那個商場的防護網是達標的。
最安全的防護網,是監護人的智力和意識,它不在任何地方。
有人說,生了孩子反而會怕死了,想到這個世界危險無處不在,看著最深愛的小人在懷里,內心又難過又脆弱。
我特別懂。
如果說天津大悅城事件對個體民眾的意義,除了討論失責父母的行為,是在浮世的故事里,懂可能的心痛,聽不存在的警鐘。
沒有辦法,為人父母,我們的心中,都要有一座懸崖。
作者:伊姐,14歲出版小說集,18歲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,30歲出版暢銷書《心若寧靜,便是幸?!?。專訪明星十余年,愛電影的媽媽,分享光影中的感悟,關于育兒、關于婚姻、關于愛。原創公眾號“伊姐看電影”(ID:eemovie)本文經授權發布,轉載請聯系作者。
我也覺得不忍心,但原諒他是他孩子和神的事,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送他去見他們